琴竹荟斯韵>玄幻奇幻>一六二二 > 一二四节 南海争雄
    之前安排的受抚情节,由于大量读者反应不能接受,1211、122两章,改成庞宁和熊文灿打太极,拖住明朝水师,先解决郑芝。zhe爱书者北上的事情,再缓一缓,造成了书友阅读的不快,希望大家们海涵,海涵。石斑鱼鞠躬,谢谢大家的支持!)

    两个使者快马赶回了肇庆,把消息和银票送到了熊文灿的手上,让两广总督又惊又喜:

    惊的是贼人胃口实在是大,开口就是总兵,还五个。喜的是不管怎样,贼人有了输诚的意思,不但有输诚的意思,还有输诚的行动,连银票都送来了。

    不过,总兵可不是一般的官衔,在明朝,总兵相当于一个军区的总司令。要知道总兵有多大,必须了解明朝的武将序列。明朝有两套官位体系,一套是明初朱元璋制定的世袭职位,有点类似现代的上将、少校之类的军衔,原则上是父职子替。主要的有正二品的“都指挥使”、正五品的“千户”、正六品的“百户”等级别。

    另外一套,是为了应对战场环境,而临时设置的实职官制。从高到低主要有总兵、副将、参将、游击将军、守备、把总等等。这些职位无品级,无定员,依实际战场环境设定。朱元璋初设这种官职时候,是只作为临时统兵官,无调兵权,战后卫所各归驻地,总兵上缴将军印。

    但明末卫所兵斗力萎缩,募兵形成的营兵逐渐成为作战主力。营兵是招募的,营里本没有世袭武将,因此临时设置的镇戍制官位,逐渐成为固定职位的武官,最终取代了世袭卫所官制,成为明末主要的武将官职。

    像当初明廷第一次讨伐源谷时候,扬威营一个前营四百多营兵,带兵军官就是把总。那总兵有多大呢?这么说吧,天启六年袁崇焕巡抚辽东的时候,和总兵满桂不和,请调满桂。这事闹了好久,现任崇祯皇帝的哥哥,天启皇帝还是不同意,两边各打五十大板,不了了之。

    明朝后期重轻武,凌驾于地方三司巡抚也算是外官之首,却依旧动不了总兵。

    明代地总督巡抚,在官位上并没有绝对的大小,辽东巡抚动不了山海关总兵,那么两广总督,也未必能指挥“南海总兵”。这个总兵要是真的给了南海伪王,那除了崇祯皇帝,谁也不好随便指挥穿越者。这个狮子口开的,确实不小!

    但不管怎样,南海国算是开口了!

    熊文灿高悬地心算是平安落地。少南海国没有北上地念头。他一面尽人事。督促各卫所抓紧练兵。各水寨严防水面。操练水战;一面上奏朝廷。奏请不可能地拨下银饷。为以后吃败仗找好理由。而最实际地。还是选出亲信使者。去嵌山港打听消息。讨价还价收银子。

    莫管他真真假假。庞宁不再摆架子。引据典咬文嚼字。和个个地使者热火朝天地谈着。崇祯四年地广东。和平地曙光普照大地。

    明末地交通条件。实在是不怎么地。两地相距几百里。一个来回下来。招抚条件谈得八字还没有划上一撇。已经到了春暖花开地三月。

    这几个月。两广水师不知道私底下得了熊文灿什么命令。羞答答地只在水寨旁边打转。看见了跑南海国地走私商船。屁也不放一个。

    福建水师就不说了。早些年在名将之后“俞咨皋”手上。在乱发命令地朝廷压力下。就变成了拥兵自重地老油条。这些年跟着郑芝龙发财倒是跑得挺快。如今见郑家吃了败仗。哪里肯去找南海国地晦气?

    郑芝龙是知道嵌山港船厂地生产能力地。三个月就能生产出十条福船。组成一支舰队。郑芝龙自然不会把封港船队变成庞宁地战利品。三月地嵌山港隐隐刮起南风地时候。郑家地船队就消失在港外地海面上。庞宁花了几万两银子。好歹保了南海国地贸易航线。

    其实郑芝龙不知道,庞宁这三、四个月虽说造了不少船,但其实都是骨架薄弱,肚大笨重的中小型商船,而战船只造了一艘:一条五百吨的新式帆船。

    这条船的营造是突破性的,庞宁抽调了大量的优秀工匠,对每一个建造步骤都反复讨论,但求尽善尽美,生产很慢。而且在其间,还要解决建造材料问题。

    庞宁联系十四家商号,出了大价钱从科劳港运来了铁樟木,这种木材是东南亚一带特产,又叫紫金刚,重硬耐久韧性强,还抗白蚁,有“木中之王”的美称,特别适合造船。庞宁在科劳港附近发现有这种材料后,大量储存在科劳港的仓库里。

    商号们按庞宁的委托,回途时顺路在马尼拉买了大量西式帆布。得了这些材料,嵌山港的船厂日夜不停,才抢在三月中旬,造好了这第一艘巡洋舰。

    得知港外郑家船队撤走了,庞宁地第一级巡洋舰“怒狮号”启航了。旗舰装了三十门六磅炮和十门四磅长炮,率领三艘快速中型帆船,朝琼州府开去。路上没有遇上郑家船队,四艘船顺着,开得飞快

    了四天就到了昌化,虽然复杂的帆具把初次操纵的水头晕眼花,但极高的风力利用效率,还是让他们啧啧称奇。

    三月底的琼州府城码头,天气很好。远远看过去,十几条海~把码头塞得严严实实,庞宁地舰队靠不了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