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竹荟斯韵>都市青春>可如易京师 > 第131章 暴利的玻璃制品
    付蕙娘、王寿光等人见到沈夫人张宛娘不允许“矾楼四绝”下车进门,此乃沈括家事,却也不好相劝。王寿光在沈家地位超然,管事下人均识得他,便做主让马车先行进府,下人们好生伺候,等沈括回府再决定。

    沈括得知内情,暗中叫苦,但还是硬着头皮,让管家沈林把偏院收拾好让裴肖丽、薛佳依、祁可馨、楼元珍四女先行休息。沈林早就预备了四个套间,当即安排管事领路,取了四贯铜钱将等了半天的马车打发出府。

    张天端知道沈括有一堆杂事处理,便自行去以往常住的偏院寻妻女。而沈家正堂议事厅,沈披正和王寿光谈得热闹。自从沈括被抄家,沈披沈括两兄弟便自然而然地分了家产,京城与杭州的产业归沈披,其它州县的所有产业全归沈括。说起来,现在的沈府是沈披的府第,沈括一家只是暂居于此,但对于王寿光等人来讲,沈披也是昌国沈氏产业的重要合作对象,昌国沈氏的各种产品行销全国离不开杭州和东京沈氏店铺的渠道。

    沈括刚在长兄旁边坐下,沈披便问道,“矾楼四绝可曾安排妥当?”

    沈括苦笑道,“先安排到西偏院住下了。”

    “你不先到弟妹那里解释一二?”

    “正事要紧,各位匠头也等了许久了。”

    刘四、李老黑、张小五、邱高杰等匠头赶紧坐直身子谦让说不要紧。

    王寿光一拍手,候在门口的随从捧着两个礼盒走了进来,王寿光接过礼盒,放到沈披、沈括两兄弟之间的金丝楠木桌上,然后亲手将礼盒递给两兄弟。

    沈披没有动礼盒,看着沈括缓缓打开礼盒,露出里面晶莹剔透的器皿。

    沈括见了里面的器物大喜道,“这是什么琉璃,如此透亮?”

    王寿光见沈括一眼就看出来,也笑了起来,“我就和他们说,沈老爷必然会一眼看破,他们还不相信。”

    沈披这时也来了兴趣,取过一只琉璃杯,认真地查看,看到杯子底部有“沈氏琉璃”的字样,点了点头,放回原处。

    沈括如获至宝反反复复地看个不停,点头道,“琉璃之物,五彩斑斓居多,然多种颜色杂在一起,其色性便有差异,沈某只想着能配置出白色的琉璃,没想到今日却看到了透明琉璃。”

    “此琉璃乃邱匠头奉老爷之命配置,但制作成器物却是二公子的点子。”

    “方儿顽劣,这些奇技淫巧倒是符合他的脾性。”言语之间虽然有责备之意,但谁也能听得出来,沈括对沈方很满意。“方儿、蕙儿、德儿在昌国如何?可曾给匠首带来麻烦?”

    “二公子现已回珞珈山,蕙儿小娘子和三公子一直都很乖巧,三公子对沈氏产业的布局尤感兴趣,每日缠着四哥他们学习做生意。”

    “三公子天资聪颖,经商方面倒也有天赋。”刘四随声附和道。

    “德儿也随他二哥不务正业了。”沈括也并没特别在意,一个十岁的孩子离定性尚远,况且经商对沈家而言未必不是一条出路,如今自己在官场上面已做到极致,虽一路坦途,但官场凶险龌龊他岂能不知?就说今天在望江楼宴请自己的大小官员,在去年自己落难之时,不知道有多少暗中拍手叫好。

    “配方保密工作如何做的?”

    李老黑清了清嗓子,“按老爷的章程,与每个匠人都签了保密契约。原本窑场那边就是防范的重点,这次又增加了两倍人手,保证一只鸽子也飞不出昌国。”

    “琉璃工坊的待遇也要提高,只要在昌国境内,他们便有足够的自由。”

    沈括一直以来都强调技术要公开,无论是水力车机、独轮车、纺织机还是各种农业水利技术,但是这新法琉璃可不同于以前公开的技艺,以前的技艺要么是百姓生活必需,要么就是一看就会,但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而新法琉璃会改善整个大周普通人家的生活,此等秘术不到紧迫之时,绝不肯经易外泄。而这个时代,能让沈括感到紧迫的,只有来自皇帝柴勐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