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行知和秦冉并没有商议太多时间,等到她离开坤安宫的时候,也不过是未时正,距离晚上还有大半个时辰的时间。

    横竖叶宁萱还在和钟青衣商量事情,周行知就在回去的路上拐了一个弯,打算去杨百安的宫殿里坐一坐,算是打卡完成了一下任务。

    “妾参见陛下。”见到周行知来了以后,杨百安和柳兰泽异口同声地说道。

    “表妹和爱妃都在啊。”周行知挤出了一个小小的微笑,放缓声音说道,“朕最近有些忙,好久没有来看你们了,表妹和爱妃最近过得可还好?”

    “陛下应当以国事为重,无须太过在乎妾等。”柳兰泽一本正经的说着,“妾等都是一宫之主,过得比这世上绝大多人都好,陛下无须担心。”

    “爱妃的话朕记下了,你们过得好就好。”周行知有些干巴巴的应道。

    除却喜欢搞事情的李昭芸之外,她最不想的就是和柳兰泽相处了。倒也不是什么其他的原因,单纯就是她太守规矩、也太懂事了,基本就是自己说什么是什么,从不向自己索取什么,问她什么都说很好,可以说是被教养的过于完美。

    这样一来,自己在面对柳兰泽的时候,总有一种在面对礼仪老师的感觉,每个动作和行为都要规规矩矩的。

    不过想到对方的身世,周行知也释然了。柳兰泽世家出身不说,父亲又是礼部侍郎,似乎守礼一点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对了,表妹最近看了多少卷宗了,可有什么收获?”周行知马上把话题转移到了杨百安身上。

    “回陛下的话,妾最近差不多看完了三年来京城的卷宗,收获很多。”杨百安偷偷的看了柳兰泽一眼,规矩的回着话。

    “那挺好的,表妹你都发现什么了?”周行知问道,身体坐得笔直。

    “这三年以来,在第一年,也就是陛下刚刚登基那一年,京城犯事的人比较多。而后的两年里面,每个月的人数递减,小偷小摸的变少了很多。”杨白安一边回忆一边说道,“不过在去年,重大案件比起前两年的要多上很多,几乎是两年以来的总和。”

    “表妹知道其中的缘由吗?”周行知微微皱眉,从自己登基以来京兆伊就没有换过来着,按道理罪犯应该是越抓越少啊。

    “第一年的话,我觉得是因为陛下刚刚大赦天下,赦免了一部分罪行比较轻的人。那些人中,应该有些人又犯事了。”杨百安说道,“至于第三年重大案情增多这件事情我不是很明白,但卷宗显示,其中三分之一都是大理寺少卿参与断案的。”

    大理寺少卿?周行知的眉头微微一皱,“表妹你还有其他什么发现吗?”

    杨百安认真的思考了一下,“陛下,我经过对比发现,其中权贵子弟所犯的罪行,最多也就是罚些许银子。且不提进大牢,就算是挨板子,也是极少的。”

    “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京兆伊大人有什么错处,我只是在想,这会不会是因为那些底层的百姓并不了解我周朝的律法,所以有些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犯错了。”杨百安说着顿了一下,“而那些地位高一些的人,从小就开始读书学习,对律法的了解肯定比一般人高出很多,行事时也会避开触及律法的部分。”

    杨百安很委婉的表达着自己的意思,她想要告诉周行知,那些权贵虽然明面上没有犯错,但可能只是用了一些手段,很好的规避了一些惩罚罢了。

    “表妹说得有道理,那按照表妹的意思,要如何改善这一种情况呢?”周行知没有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鼓励杨百安说出自己的看法。

    “这个……”杨百安有些犹豫,求救般的看向了一边的柳兰泽。

    “陛下,妾有些话想说。”柳兰泽一直维持着最标准的坐姿。

    “爱妃请讲。”周行知原本垮下去一点点的坐姿立马又恢复到了笔直笔直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