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竹荟斯韵>穿越历史>大明1617 > 第一千七百章 扑空
    和记大库在京师也是相当有名的存在,主要是存货极多,光是铁器正常就有好几万件,在后世一些做铁器卖卖的,一仓库几十万件铁器很正常。在此时就不比寻常了,每次有人进去,都会摇头晃脑的感慨半天。

    什么是富可敌国,就是和记仓库进去之后转一圈再出来的感觉。

    几万件十几万件的铁器,几万匹十几万匹的布匹,大量的酒,烟,茶,还有大量的毛皮,东珠,人参,和记商行在自己垄断的货物上是有相当大的市场,从开封到临清,再到永平府张家口,北方的大商行无一不与和记合作,所以京师库藏犹为充足。

    还有一条,就是京师库藏要送到天津港口,自天津出港之后至登莱,再至江口,再至台湾或福建,也可以直奔倭国,天津往日本的航线相对成熟,出事机率很低,原本有海盗是最危险的海上意外,和记水师兴起之后,这条风险也去除了,海贸之利很大,除了在京师转运外,其实大量的货物直接送天津港出海,其利比在国内还要大的多。

    这样一些情形,许显纯等人知道大略,除了知道和记商行储存货物极多,京师商号可能藏着几十万两白银的货物外,还有大量的值钱的四轮大车,不管是客用还是货用,这些都是相当宝贵的财富。

    京畿一带,不知道和记大车的人怕是没有几个。

    另外参与此事的人,最着急的还是京师和各处帐局里的存银。

    和记的帐局存在,保守的算也最少有二百万以上。

    北方商人,往来运转带着银子殊为不变,二百多年后才普遍使用银号出的银票,但也只限一城一地使用,广泛的可以异地使用的银票出现的就更晚了,绝不是影视剧里的那样,动辄掏出几万几十万两的银票,一个票号有几十万两本银就开的起来,哪有那么多数额的银票叫你装在身上。

    自从知道和记还有帐局这种东西,不少显贵或潜藏的显贵们就动了心思。

    和记的银子,只要送几十万给皇帝,剩下的大家分了,加上过百万两的货物和马车,怎么算都是发了一大笔的横财。

    这也是王德化,曹化淳,高起潜等太监和京师有权势的几家同盟都急着向和记下手的最大的原因所在。

    在这些人眼里,和记就是抱着重金过闹市的小儿,如果不是皇帝心存感念,一直对和记优容,怕是和记早就被魏阉一党给瓜分了,哪还能留到今天?

    一个普通商家,不是权阉背景,也没有国公的身份,居然把买卖做到了千万以上的规模,不就是怀壁其罪么?

    和记在北方的武力对这些人来说也不是他们能操心的事,真的打起来也是有朝廷顶着,和他们没有丝毫关系……

    姚宗文闻讯赶来,看到许显纯的模样先吃了一惊,接着便是大为皱眉。

    “怎么会这样?”姚宗文很不客气的道:“校尉不是一直盯着和记,不是在正常出货,人员也正常往来?”

    “中了人家的障眼法了。”许显纯有气无力的道:“现在想想,人员是只出不进,货物也是只出不进,满车出,空车进,最后这几天就是只出不进,我们的人……算了,都他娘的是废物!”

    和记的撤离计划其实很紧凑,抓住了魏忠贤一党被诛除时厂卫不安时的松懈心理,汉声计划一开始,王发祥和刘吉等人就开始主持撤离计划。

    整个计划相当缜密,有很多人员和配套分流的计划,到了许显纯等人注意力集中重视起来时,和记几乎就剩下一个框架了。

    然后就是人员大撤离,其实现在和记中人有多半还没有离开京师,毕竟昨天和今天白天商号看起来还一切如常,大半的人员是躲在了几幢安全屋里,等着慢慢分流离开,刘吉和李国宾等重量级的人物则分批离开,只有王发祥留在京师主持大局。

    许显纯有一点还是认识的很清楚,他的部下论操守和能力都远远不及和记,这件事完全是被和记摆了一道,对上头根本无法交代。

    如果是纯粹的公事,最多罢职免官,这事办成这样,可是把很多大人物给得罪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