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竹荟斯韵>穿越历史>大明1617 > 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毁矿
    和记的总撤离计划是两个预案,一个山字令,集结可用之力,粉碎一切当面之敌,堂而皇之的撤离入草原。

    一个是水字令,尽量化整为零,如潺潺细流,流出大明境内,进入草原。

    现在张瀚决定用山字令,这令得杨秋和吴齐蒋义等人都相当的兴奋。

    “抓紧时间行动吧。”张瀚垂下眼帘,语气平淡的道:“我们也隐忍太久了。”

    “是,大人。”众人一起抱拳,然后迅即离开,明军已经在路上,时间确实很紧张了。

    ……

    “炸药都埋好了,你们他娘的昨夜都爬了妇人的肚皮,一个个手软脚软,误了事,老子砍你们脑袋你们都不够赔的,听到了没?”四十多岁的老蔡中气还是很足,穿着短袄站在半山腰,眼前是二三十座巍峨高耸的高炉,老蔡眼里不可避免的有着心疼之色,但还是高声叫骂着,令所有人加紧动作,不可有丝毫耽搁。

    三十来岁,留着小胡子的蔡九建筑物一脸的无奈,神色也很是阴郁。

    现在这叔侄俩的气质已经和当年完全不同了,当年的老蔡是一个落魄无用的喇唬,蔡九则是一个普通的青年,只是略懂铁矿上的事务,这两人一直被张瀚用在铁矿上,这么多年下来,气质神情都是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长期的主持一方,处理事务,人就会在这样的境遇中不断的成长。做决断多了,自然就有一股威严气质,而经历的多了,自然也会思考的多,除非是天生的不可救药的蠢材,不然的话总会成长起来,并且越来越聪明。

    在和记,不存在逆淘汰,有本事的人才会一直在上位,跟的上才能保持住地位,跟着张瀚的老人中,连老掌柜周逢吉都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事业,否则的话,尊荣是有,权力是肯定没有了。

    山字令一下,整个灵丘矿的矿洞被封,大量的人力用来封闭矿井,同时安排了不少的炸药,准备将那些高炉全部炸掉。

    和记炼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技术上已经把同时代的东西方都甩掉了,和记的精铁和铁器能行销天下,产量大质量好,炼铁的技术,人员的充足,还有优秀的管理,各方面都相当出色,这才能在短短几年内挤掉闽铁,完全掌握了北方市场,并且能大量出口。

    和记在北方的战事,除了精铁生意获得的大量利润支撑外,将士们的大量的铁甲和兵器,大量的火器,包括火铳和火炮,都需要灵丘和遵化铁场的精铁来支持。

    甚至造的马车,一些民用的货物,离了精铁都不可能成功。

    整个和记的崛起,说灵丘矿山占一半功劳,应该说所有人都不会有疑义。

    现在这里就要全毁掉了,朝廷对和记的觊觎是全方位的,不仅是各处的商行,当然还有灵丘的矿山,遵化铁场早就停工,高炉毁掉矿洞填埋,叫朝廷一无所得。

    而在灵丘这里也是如此处理,朝廷也好,地方的豪强也罢,最终能得到的就只能是一片废墟。

    并不是和记心狠,而是朝廷的做法已经令所有人寒心,既然朝廷想要,那只能叫他们什么也得不到。

    其实对张瀚来说,这里的矿山根本也无所谓,朝廷能得到的高炉和矿井在技术上并没有甩开整个时代,和记的优势在于人的技术和优秀的管理制度,这些朝廷有吗?

    遵化铁场一开始就是朝廷的,事实证明大明的管理相当的烂,在北宋和南宋时期,仅凭少量的国土矿山和人口,但有优秀的管理,宋的矿藏开采水平是远远超过大明的。铁矿的开采,由于明的中后期放开私人采矿,所以生铁产量超过了宋朝,至于铜矿开采,则被两宋远远甩开很远了。

    这种稀烂的管理者,就算把矿山和高炉给他们,又能怎样?

    但老蔡等人是坚持反对,甚至他们相当的疯狂。